从人拉驴驮到“活水”入户,从风沙肆虐到绿树成荫,一项项扶贫扬黄工程犹如一条条“生命水脉”,滋润着宁夏最干渴的土地,为中部干旱带的百姓带来希望和幸福。在自治区成立60年里,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运行多年的宁夏扶贫扬黄工程迎来新生,群众脱贫致富就在眼前。
扬来“活水”润民心
站在宁夏红寺堡扬水首级泵站前,记者看到,多排扬水管道并行,黄河水由低向高抬升,甚是壮观。今年,运行20年的扬水工程实现“脱胎换骨”,奔腾的黄河水将更顺畅地直达群众心田。
雨后,何国昌的小院里梨树和枣树枝繁叶茂。19年前,从300多公里外的山区彭阳县搬迁到吴忠市红寺堡区,何国昌一家喝上了黄河水。“在老家,靠人挑驴驮抢苦咸水吃,哪见过水龙头,拧开就有水!”何国昌指着哗哗水流笑着说。
何国昌的家位于宁夏中部干旱带,年均降水量一两百毫米、蒸发量却达2000多毫米,几乎没有可利用的地表径流和地下水,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仍然缺衣少食。
扬黄工程的运行改变了这一地区百姓的困苦生活。“没有黄河水,就没有红寺堡的今天。”红寺堡扬水管理处副处长道华说,随着1998年工程开工并于当年主线建成试水,原是荒漠半荒漠区的红寺堡,如今已有20多万人在此定居。
全新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取代了建设标准偏低、运行效益降低的老旧设备,去年起,红寺堡扬水工程启动更新改造,合并泵站、提升流量,进一步提高了供水保障率。
据了解,红寺堡扬水工程、固海扬水工程和陕甘宁盐环定扬黄工程被称为宁夏三大扶贫扬黄工程。上世纪70年代,国家启动建设扶贫扬黄工程,将黄河水抬升数百米引入中部干旱带最渴的盐池、同心、红寺堡等县区,破解水困。如今,多数老百姓家通了自来水,感念“黄河水甜”。
沃野农耕新风光
在盐池县城西滩灌区二分支渠边,花马池镇盈德村村民赵思林望着黄花菜地难掩丰收的喜悦。“自从通了黄河水,我们种上了水浇地,黄花菜卖上了好价钱,一亩收入近万元!”
很难想象,这片生机勃勃的土地,30多年前却难产粮食。原盐池县扬黄灌区建设指挥部指挥单新强老人回忆说,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盐池最困难的时期,由于旱灾频发,全县粮食产量每年递减7%,“人缺口粮、畜缺草料、地缺籽种”。为求温饱,万人上阵打机井、建水库,可水源匮乏,所有的努力收效甚微。
受益于扬黄工程,盐池县走出了“三缺”的生存阴影。陕甘宁盐环定扬黄工程作为一项惠及陕、甘、宁三省区革命老区的民生工程,自1987年建设运行以来,成为当地不可或缺的一条“生命水脉”。今年4月,国家投资12.3亿元的陕甘宁盐环定扬黄工程更新改造项目全线通水,更好地保障老百姓种田、养蓄的用水需求,加速老区摆脱贫困。
本文由上海宏东转载发布;本公司专业生产G型螺杆泵,耐干磨管道离心泵,不锈钢磁力泵,气动隔膜泵,氟塑料泵等;欢迎访问官网查询具体产品信息。
扬黄灌区的开发升级让40万亩旱地变水田,老百姓种地再也不愁天不下雨、灌不上水。据统计,去年盐池灌区粮食总产量达10万余吨,比工程开发前增产27倍,灌区农民人均纯收入9549元,比工程开发前增长28倍。
扬水不易且水量有限,缺水的老区尝试把每一滴水用到极致。盐池县水务局副局长黄明森说:“更新改造后的扬黄工程在国家不增加宁夏用水指标的情况下,大规模发展高效节灌种植经济作物,每年节水1200万方,增收1.34亿元。”
盈德村村支书杨文志说起节水头头是道:“老百姓一开始嫌麻烦不愿用滴灌,后来我们成立合作社形成统一的管水制度,省水省肥还省时省力,何乐不为。”
沙海绿洲好休憩
走进盐池县冯记沟乡马儿庄村,芦苇、野花环绕着水塘,水鸟低飞掠过水面,杨树林翠色层叠,宛若一幅立体的田园画卷。
位于毛乌素沙漠边缘的“沙漠县城”盐池县,曾经全县75%的人口和耕地处在沙区。“以前沙丘比房高,现在满眼绿色,刮风不见沙,空气都湿润了。”马儿庄村村民马忠说。
沙海现水景。盐池县城边的花马池湖常引得游人驻足,这是借助扬黄工程修建的人工湖。从高空俯瞰,湖水像一块碧玉镶嵌在广袤的荒原上,与远处的沙漠、绿洲交相呼应,形成一道自然奇观。
据了解,陕甘宁盐环定扬黄工程每年约向中部干旱带灌区安全供水1.2亿立方米。作为最大的受益区,盐池县灌区已形成林网3万亩、种植饲草7万多亩,100多万亩沙化草原得到控制,走上了一条打造绿色产业、发展绿色村庄、构筑绿色屏障之路。
“‘升级版’的扬黄工程植入生态理念,同步建设高标准生态长廊,在保证人工绿洲灌溉用水的基础上,努力恢复生态平衡。”宁夏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局局长窦元之说,扬黄工程更新改造后,将使老百姓彻底摆脱水困,也将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绿色发展提供重要保障。